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 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征文 |
略论老年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维度
苏州市老年大学 皇甫志新
【内容提要】具备高尚的师德素养——做一位学员尊敬的教师;具备精湛的业务素养——做一位学员佩服的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素养——做一位学员满意的教师。师德、业务、教学的三维发展,对老年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更具针对性和合理性。
师德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灵魂。从具体层面,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热爱老年教育事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积极心态、示范遵纪守法、开发学员资源等领域。
业务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资之深,则左右逢源”。专业性知识包括通识性知识等四大类。教学的针对性、时代感不可或缺。
教学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 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其原则是适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提高老年人对教学的兴趣和满意度。
【关键词】师德令人尊敬 业务使人佩服 教学让人满意
中图分类号:G7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教师是办好老年大学的重要支柱,其素养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师向老年人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是实现老年教育的办学宗旨的重要途径,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提升老年人现代化素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实现老年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老年大学必须重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学工作者所必备的特质,是教师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障。一般来讲,教师专业素养主要由师德、业务、学习、心理素养等四个部分构成。由于老年教育的特殊性,其教师的职业素养也有其特殊性。笔者认为,老年教育的教师专业素养从师德、业务、教学三个层面涵盖将更具合理性。
从事老年教育的教师,除了一部分来自教学系统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非教学战线。不少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具备了良好的业务知识、技能,就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他们对教学过程中巨大的德育功能缺乏深入的了解,对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对提高传授知识、技能的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缺乏科学的认知。由于师资队伍组成的特殊性,老年教育必须重视对师德和教学这两个领域的建设。
老年教育学员的组成,不同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首先,老年教育不是学历教育,老年学员不以升学和就业为目标,而以休闲娱乐、提升素养为寄托。其次,不少老年学员将一些专业水平高的教师视为崇拜的对象。第三,同一班级的学员年龄跨度大(可达20多岁),其具备某项知识、技能的基础差异大(有的空白,有的较好),求学目标的差异大(有的仅娱乐,有的求进取)。第四,老年人由于生理原因,记忆力衰退、反应速度变慢。第五,老年人阅历丰富,认识、思考问题比较全面。老年学员的特殊性,也提出了重视德育功能开发和教学方法、手段研究的课题。
我校被评为江苏省示范老年大学、全国示范老年大学后,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老年教育教师和学员的特殊性,我校提出了具有老年教育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维方向:具备高尚的师德素养——做一位学员尊敬的教师,具备精湛的业务素养——做一位学员佩服的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素养——做一位学员满意的教师。
一、师德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灵魂
教师的师德素养对学员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的教化作用。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师德素养从理性层面包含政治素养、思想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养、法纪素养等五大分支。师德素养的核心是“爱”,包括热爱老年教育工作岗位、热爱学老年学员、热爱工作所在学校等。从老年教育的具体层面,笔者认为教师当前需要重点关注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师德素养的提高。
热爱老年教育事业。
老年教育,是在老年人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后,满足老年人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一项新兴的教育事业。老年人在青年、中年时代为国家出力、为社会服务,贡献了一生。为满足他们晚年的精神文化追求,使他们活得愉悦、充实、满足,让他们享受现代科技文化给他们带来的便捷、智慧,是老年教育教师的光荣职责;也是老年教育工作者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作的积极贡献。敬业是师德素养的前提,因为只有对老年教育的敬业,才能为老年教育事业积极奉献、刻苦钻研、不断创新;才能将老年学员视为好友,热情施教:才能讲究教学艺术,不断提高教学的满意度。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展示教师人格魅力和教学发挥正能量的双重需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的精神支柱,是人们行动的导向,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24字的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弘扬正气,帮助学员形成科学、现代的理想信念,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善于通过与相关教学内容的渗透和典型实例的结合,有机地开展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引领积极心态。
老年教育的教育目标,是让老年学员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满足和幸福。老年人在进入晚年生活后,在生理心理上会产生许多消极情绪,在进入老年大学后会遇到不少学习上的困难。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消除心结,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是老年教育伴随专业教学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任务。老年教育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员实际,根据社会关注的热点,传导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4. 示范遵纪守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就必须普及“以遵纪守法为荣”的法制观念。从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上看,教师应该成为遵纪守法的示范者。
首先,教师应该带头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法律法规,并利用课堂强化学员的法律法规意识。
其次,教师应该带头执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身作则,成为学生遵章守纪的榜样。
再次,教师是班级有序纪律的组织者、督促员,是建设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的引领者。
5. 开发学员资源。
老年学员不同于中小学生,其具备了的丰富社会阅历,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其部分学员具有能够感召人们的特殊业绩和经历;部分学员原是单位的领导;部分学员具备某领域、某专业较好的专业素养。老年学员中丰富人文资源的开发,对提高老年教学的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基于老年教育的特点,教师应该成为学员资源的开发者。具体来讲,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1)学员中管理人才、学习能人的发现者、推荐者。
(2)学员自我管理的指导者。
(3)班长日常自我管理工作的督促者。
(4)学员心声的倾听者。一是发现、推广学员优势、特长;二是倾听、开导学员的纠结、烦恼。
当然,师德素养的内涵是极其广泛的,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都是我们教师应该遵循的师德规范。教师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能获得学员的敬重,才能使学员由衷地紧跟教师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二.业务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
老年人进入老年大学主要目的是学习知识与技能,就是希望遇到一位业务素养较高的教师。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良好的业务素养是每一位教师进行高效教学活动的必备基础。教师的劳动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技能,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资之深,则左右逢源”。同时,深厚的业务知识、技能,加上丰富的相关知识、技能也是教师进行德育有效渗透和良好教学方法实施的基础。所以,业务素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
教师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所以,教师必须具有较渊博的科学知识,在文化修养上逐渐达到较高的水平。如果教师不求甚解,不钻研业务,勉强应付,那就不能满足老年学员的需要。所以,要求教师必须有广阔的文化科学知识,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较深的造诣,并有一定的研究,这样才能适应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农耕文明时期,教师学几年可以教一辈子;在工业文明时期,教师学十几年可以教一辈子;在后工业文明时期,教师只有学一辈子才能教一辈子。以前,我们定义学习的时候,是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的;在今天,学习已不再单一指学生的学,也是指教师的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结伴成长。 与专业水平高的教师打交道,总是给我们留有这样的深刻印象:他热爱学习、酷爱读书,学习欲望强烈,持续学习能力强,善于通过学习反求诸己,变革自身。教师真正把学习当作生活习惯、当作精神追求了,本领恐慌不再,能力素质也会不断得到提升与发展。教师终身学习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得好:“要想学生学得好,必须先生好学。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指出了教师学习的重要性,教师更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个长期的,永不间断的工作来做,活到老,学到老的教师才能有进步、有创新。
专业性知识包括,(1)通识性知识:教师拥有的有利于开展有效教学的普通文化知识;(2)本体性知识:教师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3)条件性知识: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知识;(4)实践性知识:指基于教师个人经验的积累,在对待和处理教育问题时表现的个人特征。
一位优秀的老年大学教师,除了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及丰富的相关知识、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六大素养:(1)信息素养,(2)创新素养,(3)跨学科素养,(4)媒体素养,(5)社会参与和贡献素养,(6)自我管理素养。
老年大学需要的业务素养较高的教师,光有原来的知识技能的基础还是不够的。一是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需要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老年人对某一知识技能的实际需要;二是要结合时代特点注入新的内容、方法和观点。所以老年大学教师较高的业务素养还包括对老年教学的针对性、知识技能的时代感。这两方面需要我们老年大学的教师不断学习和提升,下功夫加以完善。
教师良好的业务素养,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是学员对教师产生佩服之感的前提。对教师业务素养的佩服,将成为吸引学员紧跟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磁铁。
三、教学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
采用科学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将本人的专业知识技能有效传授给学员的必要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学员对教师有较高满意度的基本前提。教学方法、能力素养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特质,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①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读书指导法。
2.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2)参观法。
3 .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1)练习法、(2)实验法、(3)实习作业法、(4)实践活动法。
4.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2)情景教学法。
5.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②
老年教学方法的选用,一是要根据教材传授的需要,二是要适应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三是便于老年人接受、吸收、消化,四是让老年人有较高的满意度。
教学能力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一般能力指教学活动中所认识能力,如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的观察能力;预测学生发展动态的思维能力等。特殊能力指教师从事具体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如把握教材、运用教法的能力;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完成某一学科领域教学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如音乐教师对音高的辨别能力,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等。研究表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行为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关。③
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是老年大学教师特有的、不可或缺的的两种能
力。老年大学和中小学、高校不同,其没有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大部分教材要老年大学的教师自己编写、开发。只有具备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才能根据社会和学员的需要,编写老年教学大纲与教材。老年大学的学员与中小学、高校的学生又不相同,在同一班级,学员的文化基础、专业水平、接受能力、投入精力差异非常大,需要教师对教材和学员情况进行仔细的研究分析后,才能选定合理的容量、难度,选用合适的方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所以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是老年教学工作获得较高满意度的必要保证。
基于老年大学教师组成的特点,基于老年学员生理心理和学员特点及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兴趣等的个体差异,采用适合老年学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老年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因此老年大学的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方法、能力素养的提高。基于老年教学的特点,在教学方法、能力素养的提升和完善过程中,教师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针对课程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2. 善于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益,以展示课堂教学途径的现代性。
3. 养成备课与反思的意识,强化教学过程的研究性。
4. 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提升课堂教学的和谐性。
5. 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耐心指导,强调教学方式的反复性。
6. 兼顾知识水平(技能)基础高低不一、接受能力差异大的特征,重视老年教学对象的兼顾性。
7. 友善对待每一位学员,增强师生关系的亲和性。
8. 充分利用微信群交流信息和个别指导的便捷性,提高师生联系紧密性。
9. 善于组织展示学员学习成果的活动,以提升老年学员的自信性。
采用合适老年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是老年大学教师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前提,是提高学员满意度、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教师成为学员喜欢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将为老年大学的课堂教学形成高效有序、积极向上、宽严结合、情景和谐、关系融洽的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师德高尚令人尊敬,业务过硬使人佩服,教学得法让人满意,是苏州市老年大学在多年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对提升老年教育教师专业素养,实现老年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的理解。“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老年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抛砖引玉,希望老年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这一重要课题引起更多同行和专家的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①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234页第28——29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9年5月
②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编著,《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知识与能力》101——105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北京,2016年11月
③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718页左26——34行,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1998年1月
2018年6月
作者姓名:皇甫志新
单位职务:苏州市老年大学副校长
联系电话: 13901540952 电子邮箱:2289751132@qq.com
联系地址:苏州市姑苏区公园路118号 苏州市老年大学 邮编:215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