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古殿大院里的夕阳圆舞曲——苏州市老年大学简介
作者:   来源:   日期: 2025-06-23  点击: 

 

苏州市老年大学创建于1985年5月,2002年苏州市委 市政府将老年大学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划归市教育局管理。2005年苏州市委 市政府颁布《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要求建立具有优质、均衡、开放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同年召开全市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以市老年大学为龙头全面推进全市老年大学现代化建设2008年制定了《苏州市教育现代化老年大学办学标准和评估细则》经评估验收学校顺利成为首批苏州市现代化老年大学学校发展从此驶上了快车道开始了新征程

学校坐落在具有300年历史的古建筑万寿宫。在古殿大院里举办老年大学这在全国并不多见正所谓“古时旧皇宫 今朝新学堂”占地面积21亩(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500平方米,设8个教学科,开设159门课程,361教学班,有11000名学员,16000人次在校学习。现有管理人员28人。目前,学校是江苏省示范老年大学,全国“五个十工程”地市级老年大学,全国示范老年大学首批(2024年)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


以教育现代化引领改革创新

2002年,市委、市政府将市老年大学改建纳入当年政府实事工程,将有300年历史的古建筑万寿宫划归学校,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2012年,政府决定将与老年大学一墙之隔的市轻工局划归学校,投入1430万元,实施新一轮校园改扩建工程,校园面貌焕然一新。2015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决策,将苏州日报社民治路所属房产及2100多平方米的地块全部划转给市老年大学用于办学。校园面积再次扩大,学校发展再逢机遇。2020年市财政拔款500万改造9号楼,又增加近600平方教学用房。2023年市教育局拔款240万对万寿宫古建筑群进行全面修缮。现在的校园犹如苏州刺绣中的双面绣,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相得益彰。山石回廊曲径通幽,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校园环境优美雅致,文化氛围浓厚醉人,处处显现苏州园林的文化特色,又具有现代文明的时尚风采。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学校抓住机遇,改革创新,推进发展。成立学校董事会,拓宽办学经费来源,努力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办学的新格局。成立学校教育基金会,资助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各项公益活动。争取民政、体育部门的支持添置教学设施设备。完善办学条件开设学校医务室,为学员提供健康医疗和急救服务。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努力为学员提供各种方便。校园内所有重要部位安装监控设施,把安全落到实处。为每位学员投保意外伤害保险,构筑安全保障体系。体现教育公平,积极服务社会大众。在市(县)、区设立分校,与市老干部局、大公园社区、社会养老机构合作办学,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实行开门办学。


以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实施教学改革创新,加强学科建设,适应社会发展,满足老年人现代生活需要,体现为老年人服务宗旨。学校积极培育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特色课程,扩大品牌效应每年增特色专业课程,重点推出苏州地方传统文化、现代生活方式和科学技术课程,受到广泛欢迎,校园现学习新热潮。2025年苏州市老年大学与苏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共同发起,建立苏州市老年科技大学重点开设现代科技课程。学校校本教材在全国获奖,理论研究课题重点立项。学校与市老年大学协会共同申报的《苏州市老年人口发展与老年教育发展关系比较研究》、《苏南发达地区老年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实践研究》、《区域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现代化实践研究》《积极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教育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分别被列入市、省重点战略课题研究。


以优质师资推进现代化管理

组建特聘教授专家团,带动教师整体水平提升。专家团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咨询,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指导,评估教学成果,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内涵提升。教师专业领域覆盖基本到位,不断引进新生力量,促进年龄结构日趋合理,学历、职称水平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不断优化。学校主要从在苏高校、高职院校、重点高中专业机构、专业协会、专业团队中选聘优秀教师。兼职教师的职称以高级职称为主体,其中高级职称71人,占比45.4%;中级职称50人,占比29%;初级职称4人,占比8.1%;其他37人,占比21.5%。

为进一步提升老年大学师资队伍质量,2024年,苏州市老年大学分别在苏州市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苏州市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苏州市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苏州市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苏州市教育博物馆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探索建立校际之间的教育教学联盟,依托上述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与优质师资队伍,加快推动学校改革创新。


数字化校园适切新发展

建立数字化校园,实现课堂教学多媒体化,教学管理信息化,招生报名网络化,学校与广电总台合作苏周到APP平台创建手机端网上老年大学,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融通,努力扩大优质教学资源幅盖面,满足更多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学校投入90余万元建成集教学、体验、展示、直录播为一体,功能一键转换的“智慧教室。升级上线“苏州市老年大学信息管理系统3.0版招生系统增加了新学员网上注册报名老学员网上换班缴费等新功能校园网络升级改造成进校园,百到桌面,校园所有区域有线网络线wifi 全覆盖课堂教学现代化设备升级改造所有教室安装86寸电子一体机(触模式面板)。


以提升内涵打造文化校园

成立万寿宫书画院,引领书画艺术教学方向,提升书画艺术教学水平,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为师生书画艺术创作搭建平台。每年重阳节、老年节期间,学校专门举办师生书画、摄影等展览。立足校内,加强校外交流合作,促进全市老年书画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成立万寿宫艺术团,下设多个专业演出团队,聘请市歌舞剧院总导演担任顾问,大力开展文艺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与浙江、上海成立江浙沪中老年时装模特联盟。

支持社团开展活动,规范社团组织建设,安排专项经费,配备专门社团管理人员,提供社团办公设施设备。学校现有学员联合会、志愿者总队、万寿宫艺术团、万寿宫书画院、儒学研究会、草书社、摄影学会、写作研究会、篆隶研究小组、诗友会、太极拳社、数字传媒制作研究会等21个社团组织。

学校联袂热心社会机构,广泛开展校内外文化活动。学校除了自身积极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举行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金秋教学成果汇报会等系列活动外,还联袂社会专业组织、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机构,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共同举办公益讲座。学校与地方媒体合作开辟文艺副刊,为老年学员刊登文章。《万寿宫》校报《秋实》校刊如期出版,成为广大学员重点关注的校园读物。

回顾发展历程,学校从老街小巷到走进古殿大院,从服务单一对象到服务全社会,从单纯依靠政府财政办学到取得社会广泛支持,从注重硬件建设投入到注重文化内涵发展,从传统管理方式到实施现代科学管理模式,从简单满足老年人唱歌跳舞活动需要到接受历史文化艺术熏陶……学校在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指引下,致力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焕发青春活力,努力建设现代化的老年大学,打造老年人的学习乐园精神家园,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不断发展壮大,欣欣向荣。

经过40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实现了‘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目标。下一个目标是:把学校建成全国最美的老年大学。

 


上一篇:
下一篇:
版权所有 © 苏州市老年大学    联系电话:0512-65231697   苏ICP备10076259号
网站建设:苏州市老年大学信息中心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民治路98号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   建议浏览器版本IE11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