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我校老年教育的一些思考
——学习国务院《老年教育规划(2016—2020年》
沈沛
国务院《老年教育规划(2016—2020年》指出:“……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加严峻,“未富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产生全面而深远影响,特别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增长较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形势和任务更加紧迫”,同时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广泛、灵活多样、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老年教育新格局”,“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老年教育任重道远,老年大学机制转型势在必然。
一、理念创新是机制转型的第一步
2002年联合国召开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理念,概括为“健康、参与、保障”六个字。其中重要的是“参与”二字,指老年人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以及需要和可能,通过倡导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使老年人获得自我发展,自觉适应社会改革,融入社会,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服务,分享社会发展成果,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老年大学是老年人学习求知的优先选择的专门教育机构,自1983年全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在山东建立以来,普及全国、普惠老人,在发展之路上越走越远。
2008年10月,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中国特色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课题组成立,课题组提出:“我们这个课题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老年教育正从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转型。过去也有转型尝试,但属于不自觉、无意识的,现在是自觉的、有意识的转型阶段”。同时指出:“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是理念现代化;基础是教学设施和手段现代化;核心是课程设置和创新;关键是师资和教学质量;保障是现代科学管理。”
常熟地处长三角前沿的苏南地区(指江苏的南京、镇江、无锡、苏州、常州五市),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中连年位居前五,成为苏南发达地区,进入小康社会。
2002年,常熟所有乡镇创建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镇”,教育进入“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行列,为促成常熟老年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建校于1986年的常熟市老年大学,从2009年开始思考从传统教育到现代化教育的机制转型问题。
2009年前后两次,常熟市人民政府把老年大学异地新建及扩建工程列入“为民实事工程”,使老年大学占地6亩,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专用教室13个,在校生最大容量可达5000人次/学期。经评估,常熟市老年大学成功进入首批苏州市教育现代化老年大学行列。
这是提出“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为学校提供的初次转型发展机遇,在这个阶段,政府重视老年教育的主导意识得到加强。在教学中,由于学校硬件基本达到现代化水平,老师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扩大了教学视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共鸣,由此,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理念获得传播,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具体反映在入读学员数的逐年增长和学员主体结构由干部为主转向企业职工、农民等非干部群体为主。老年教育的普惠度明显增强。
初期转型的最大成果是“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理念第一次在政府、学校、社会、老人的视野出现并为之付出行动。
但是,尽管通过了教育现代化的初期评估,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还只停留在硬件现代化的水平,是现代化的“初级阶段”,距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还任重道远,只是老年大学机制转型的初步尝试。
二、思考一:课程创新是机制转型的关键期
老年大学硬件建设现代化只是机制转型的外显标志。但是,它为机制转型向更深入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和理念准备。
在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现代化基本满足的情况下,老年大学(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等方面的转型要求已经凸显。
老年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的主要活动,是集中反映和体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
步入“十二五”时期,常熟市老年大学以课程创新为核心,紧逼学校机制转型进入关键期。
在理念上提出:“课程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如果没有课程现代化,那么老年教育现代化几乎就是一具没有心脏的躯壳”,“提供适合老年人发展的教育,其本质就是提供适合老年人发展的课程”。
学校实施课程创新是旨在解决课程设置中出现的片面追求课程数量忽略课程的质量,或者片面追求活动类、艺术类课程的设置,而忽略课程系统性思考和整体设计,造成课程设置“碎片化”、“分散化”、“割裂化”等一系列问题。课程创新是推动学校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创新工程,是一个不断探究和完善的过程。
在课程创新的过程中,以下因素的影响被学校高度重视。
(一)促进“老年人的发展”是课程创新的目标因素
课程创新,首先要以丰富的课程内容来满足多样化老年学习的需求,而“丰富老年教育内容和形式”最终立足于 “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品质和实现人生价值”上。因此,促进“老年人的发展”是课程创新的根本目的。
常熟市老年大学课程(类)目标导向示意图
课程体系
学校育人整体目标:“美德、睿智、康健、垂范”
——做求知老人、享百年长乐
课程分类及课程(类)目标
计算机类课程
戏曲类课程
器乐类课程
艺体类课程
书画类课程
人文类课程
传承文化
丰富情感
雅乐赏析
律动人生
珍爱生命
崇尚科学
愉悦身心
共享和谐
融入社会
进取有为
学会审美
文化养老
增长知识
陶冶情操
家政类课程
(
(二)“学习风格”是课程创新的主导因素。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个性特征在学习中的基本表现。
例表:常熟市老年大学2015(上)学员结构统计表
年龄结构分布 | 小于50 | 50-59 | 60-69 | 70-79 | 80以上 | |
4.46% | 30.76% | 48.50% | 14.48% | 1.31% | ||
学历结构分布 | 本科 | 大专 | 高中(中专) | 初中 | 小学 | |
4.84% | 15.31% | 43.64% | 31.17% | 4.65% | ||
原工作单位性质 | 机关事业 | 企业 | 农民 | 个私 | 其他 | |
28.0% | 62.0% | 2.0% | 6.0% | 2.0% | ||
性别 分布 | 男性 | 女性 | ||||
23.78% | 76.22% | |||||
| | | | | |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老年大学入读学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性突出,另外还有个体的生理基础、智力水平、社会经历、情感状况等方面的差异,造成老年人对学习需求呈现多样性。因此,建立科学的、发展性强的课程体系以满足老年人多样性学习的要求,是影响课程革新的主导因素。
(三)社会形态对老年人的影响是课程创新的客观因素
老年教育的课程不能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应该是对特定社会形态的主观反映。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是对老年人生命成长的机遇和挑战。老年人由于受困于传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的束缚以及知识结构的老化,无法及时地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为此,他们也希望通过参加继续学习,学到适应现代社会的知识以及具备现代社会需要的素质。他们的需求倒逼着老年大学的课程创新必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链接和融合。
课程创新的目的是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符合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帮助老年人素质发展并适应现代社会的学校老年教育课程体系。
常熟市老年大学课程体系
课程创新带来的成果既坚定了“课程兴学、课程兴教、课程兴校”的办学理念,又为课程管理和课程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例如,在保护传统课程上,认为传统的课程(体系)是建设课程现代化体系的基础,不能全盘否定,要走“扬弃”之路,在内容重构、课程规划、教学手段等方面通过传承创新来赋予时代内涵,使老课含新意。例如:
课程创新前后比较 | 传统课程 | 课程创新后 |
烹饪 | (1)家庭小炒(贴近家庭生活) (2)三菜一汤(适合家庭待客需求) | |
中国古代史 世界历史 | (1)中国皇帝和将相(增加学史兴趣) (2)世界历史风云人物(了解世界发展和新格局) | |
花卉和盆景 | (1)家庭养花(传承绿色理念、提高生活质量) (2)苏派盆景(省非遗课程) 学校在紫园花木公司建立实践基地定期上实践课 |
再如,形成了多层级、多样化的“动态性”的课程体系,努力保持人的需求和课程设置的平衡发展,保证每个老年人在适当的条件下学会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发展自己的素质。
课程创新是学校在机制转型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课程的适应性和发展性为老年人打开了畅学、乐学之门,建立了学习自信,扩大了老年教育的普惠度。为以后老年大学机制转型向纵深发展蓄聚了能量。
三、思考二:机制转型指向社区教育
国务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广泛、灵活多样、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老年教育新格局”,“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老年教育任重道远,老年大学机制转型应该指向社区老年教育。
(一)理论学习指导机制转型实践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而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终身教育就是为实现社会成员对终身学习的要求和权利,从制度、环境和组织等方面提供保证。终身教育体系是指能够满足社会成员对终身学习的需求、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系统。在这样的体系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一生中的任何时间、任何阶段、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学习型社会是以终身教育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人人都能终身学习的社会。
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特定场域、以社区居民为特定对象所开展的教育、培训、交流和有组织学习活动的总和。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老年人成为社区居民的主体,因此,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社区教育中,老年人教育应该是社区教育的最主要内容。针对这样的现状,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委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其中特别指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将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任务……”。所以,我们可以把社区老年教育的属性与基本价值归结为:“社区老年教育既是老年教育,也是社区教育,是与终身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和基础”,这样的理念已经演绎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中国特色的老龄工作方针。
常熟市《“十二·五”(2011-2015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本市要创建高覆盖广延伸的社区教育模式,基本形成多层次的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到2015年老年教育普及率达30%以上。
常熟市《“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提出:“开展社区教育,开展社区培训,推进各镇(街道)社区教育网络运行。重视老年教育工作,提高老年大学建设水平。……到“十三·五”末,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
可见,本地党委、政府对社区老年教育的态度是明朗的、政策是连续的、信心是坚定的,社区老年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在路上。
在本市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近年来常熟市社区教育正在有序和健康地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县)、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已经形成;二是涌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社区教育示范点,社区教育理念正在逐步形成;三是社区老年教育正在受到充分关注,因地因人的各种社区老年教育活动正在生成,受教人数逐年增长。
2017年底常熟市社区教育机构(部门)现代化创建情况
类别 统计数 | 村居数(乡镇街道数) | 乡镇现代化老年学校 | 省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 | 市级学习型乡镇(街道) | 省级标准化村居民学校 | 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 |
常熟 | 324(11) | 10 | 9 | 7 | 90 | 3 |
(二)探索社区老年教育和老年大学教育的关联性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老年教育规划(2016—2020年)》指出:“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为目的……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由此可见,社区老年教育与老年大学教育的目的性(本质属性)是一致的。
老年大学是打破地域限制的老年教育专门机构。老年人到老年大学学习,主要是满足自己求知的需要,所以,老年大学的核心教育任务是知识地传授,而知识地传授是通过设置课程和相关教育活动来实现的,因此,老年大学课程设置当否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也直接影响了老年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与其他专门化学校教育相近,课程是老年大学办学的核心。
社区教育涉及学生、就业或再就业者、创业人员、社区志愿者、农村剩余劳动力、失地农民等对象,涉及公民素养、诚信教育、人文艺术、科学技术、职业技能、早期教育、运动健身、养生保健、生活休闲等教育活动。所以,教育对象的多元性和学习形式的多样性是社区教育的特点。
社区教育这样的特性赋予了社区老年教育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地域上,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可以就近学习;在学习形式上,老年人可以灵活自主选择;在时间上,可以自由安排、少受约束。“议事园”、“学习沙龙”、“百姓讲坛”等多样性的学习载体和形式以及经验交流、成果分享甚至家庭教育等多样性的交流学习内容,使社区老年教育越来越接近于教育的本质和原生态,回归生活,回归本真,更具老年教育的独特优势。
下面给出本市琴湖管理区的部分社区设计的老年教育活动,以资进一步了解社区老年教育的独特优势。
常熟市琴湖管理区部分社区设计的老年教育活动
序号 | 活动名称 | 活动内容 |
1 | 快乐1+1 | 策划组织传统节日活动,分享传统节日所焕发的传统文化精神 |
2 | 绿漾联盟 | 植物花卉巡回讲堂,展示家庭绿化,交流经验,美化家园 |
3 | 家有一宝 | 我的故事——长者探访、才艺展示——长者手工、星光灿烂——长者祝寿、舌尖健康——长者美食制作 |
4 | 法理常在 | 法官进社区、案件评说、我来调解 |
6 | 快乐下午茶 | 老年人兴趣交流、漫话和谐家庭建设、老年书法摄影展示、说说我到过的地方…… |
7 | 炫彩课堂 | 葫芦丝学习课堂、和之声合唱团活动、家庭小炒和点心制作学习 |
8 | 公益助教 | 广场舞、拉丁舞、瑜伽、书法、绘画……艺体学习 |
发展老年教育,我们既不应该否认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的独特魅力,也不应该把以对话交流等形式的学习活动排斥在教育范畴之外。
在对老年大学和社区老年教育两者各自优势分析的基础上,不难发现它们的“优势”的余集合就是弱势所在,通过两者的优势互补可以减少弱势影响,促进共同发展。
(三)开门办学是机制转型的主要路径
众所周知,“十三五”期间,老年教育的任务更加艰巨。《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加严峻,“未富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产生全面而深远影响,特别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增长较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形势和任务更加紧迫。老年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广泛、灵活多样、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老年教育新格局。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
要完成这样的任务,老年大学绝不能因“一座难求”而固步自封、而裹足不前。老年大学要成为攻坚克难的排头兵,而课程创新后的老年大学已经为老年大学机制转型、指向助推社区老年教育蓄聚了正能量。
基于上面的讨论分析,常熟市老年大学把实行“一体两翼——对内发展课程、对外延伸课程”作为机制转型第三步实施战略。
常熟市老年大学机制转型——“一体两翼”
1.突破传统、重新审视价值取向
作者曾在《老年大学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表于金陵老年大学学报文萃)》一文中提出老年大学“去中心化”的观点,以此助推老年大学教育机制的科学转型。所谓“去中心化”不是指人为的、有意的去抑制老年大学的发展,削弱老年大学“中心校”的地位,而是要将老年大学集聚的优势教育资源(课程、教师)向基层和社区辐射”。“去中心化”的目的,是促成“社区老年教育成为社区教育的中心”。
老年大学机制转型是新事物,特别是和社区的对接需要寻求政府、政策等方面的支撑和保障,从而突破常规,构建新的机制。
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需求为导向,为社区内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体现社区教育的普惠性,促进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公平在整个社会公平的价值追求中显得尤为重要。老年教育“公平”的价值指向,是给每一个老年人创造平等的老年学习机会和条件,并不是指仅仅在法律名义上的平等。“平等”就是要使每个老年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诸如进度和方法、地点和时间安排等等是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因此,办好家门口的社区老年教育是实现老年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可见,老年大学机制转型指向助推社区老年教育是体现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具有法律和道德基础。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省、市两级老年大学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在办学模式示范、教学业务指导、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对区域内老年教育发挥带动和引领作用,将老年大学集聚的教育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辐射”。这为老年大学机制转型指明了方向。而“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则为老年大学机制转型提供了清晰的政策导向和操作途径。
2.构建机制须组建教育联盟
在社区老年群体中,退休人员几乎占领了全部,常熟市人社局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退管中心)是负责全市退休人员工作的专门机构,在各个社区派驻了专职管理员,已经形成互通互享的信息管理系统。
老年大学和退管中心经过多次联系探讨,决定在老年大学成立“常熟市退休人员文化教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基地吸纳市义工协会和木兰拳协会组成社区老年教育联盟,开展物质养老和文化养老并举发展的实践探索。双方确立以下共建机制:
(1)退管中心:制订全年工作计划,组织协调各方关系,负责“社区老年教育专业志愿者”队伍的志愿服务工作安排。
(2)老年大学:负责社区退休人员文体骨干培训和社区老年教育的课程设计、师资派遣、教务实施和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性研究和评估。
(3)义工协会:制订“社区老年教育专业志愿者”入会要求,对队伍进行规范性管理,对基地志愿者服务工作进行专业指导;
(4)木兰拳协会:以协会的文体骨干为主体,以志愿者参与形式,为城乡广大老年人提供文体方面的培训服务和演出服务。
3.课程下移、比翼齐飞
按照基地共建机制要求,老年大学担当社区老年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务工作。在调研社区实际情况基础上,老年大学提出了“选择性课程和专项定制课程”并举的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策略。
2018年“文化研究基地”选择课程
文化类课程 | |
01-01 | 儒学名言 |
01-02 | 学会应对走天下 |
01-03 | 解读《西游记》 |
01-04 | 包公审案(狸猫换太子真相) |
01-05 | 文房四宝 |
01-06 | 中国道教 |
01-07 | 明代抗倭 |
01-08 | 国学经典诵读(祖孙寒暑假期同读) |
01-09 | ※中国式“家教与门风”三讲 |
家政类课程 | |
02-01 摄影入门 | 摄影入门知识 |
摄影作品欣赏 | |
家庭摄影 | |
风景摄影 | |
02-02 | 家庭养花主要技术 |
02-03 | 家庭盆景栽培问答 |
02-04 | 剪纸 |
02-05 | 中式面点(要有蒸炉、烤箱等设备) |
02-06 | 智能手机(安卓) |
家庭救护常识 02-07 | ※1、家庭意外伤害(脑中风、骨折、鱼刺) |
※2、家庭急救常识(心肺复苏等现场处理) | |
戏曲学唱类课程(可构建社区戏曲品牌特色) | |
03-01 | 沪剧选段学唱 |
03-02 | 锡剧选段学唱 |
03-03 | 越剧选段学唱(徐派、王派、傅派、范派等) |
常熟历史类课程(可构建社区地方文化品牌特色) | |
04-01 | ※常熟文化的四大流派 |
04-02 | ※巫咸、仲雍 |
04-03 | ※两朝帝师—翁同和 |
04-04 | 黄公望和《富春山居图》 |
04-05 | 曾朴和《孽海花》 |
04-06 | ※常熟的方言、俗语 |
养生保健类课程 | |
05-01 四季养生 | 中老年人的春季养生 |
中老年人的夏季养生 | |
中老年人的秋季养生 | |
中老年人的冬季养生 | |
05-02 老年病防治 系列(可以打包预约一起订购,分次按序讲课) | 高血压防治 |
冠心病防治 | |
糖尿病防治 | |
老年痴呆防治 | |
骨质疏松防治 | |
癌症不是绝症—认识及预防 | |
05-03 家庭医学常识 | ※中老年人用药该注意的问题 |
※学会看懂体检表 | |
舞蹈类(可构建社区文艺品牌特色) | |
06-01 | 学跳广场舞 |
06-02 | 学做健身操 |
拳操类(可构建健身品牌特色) | |
07-01 | 健身八段锦 |
07-02 | 太极拳初步 |
法律讲座 | |
08-01 | ※以案说法(内容由社区和老师定) |
祖孙同学 | |
寒假暑期 | 祖孙经典诵读 |
| |
社区老年教育由过去的三大件(党员教育、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拓宽到9类40多门课程的选择性学习,逐步满足了社区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据2017年对15个试点社区统计,社区老年人学习增加了近6000人次,2018年试点社区扩大到35个(其中包括三个村)的,预计将有10000人次的老年人参加社区学习,相当于又办了一个老年大学。
课程下移,既方便了老年人学习又丰富了社区老年教育,呈现“一体两翼、比翼齐飞”的一派老年教育新景象。
优势互补 比翼齐飞 | |||
优势 | 社区优势:多元人群、多样载体 | 老年大学优势:课程、教师 | |
例举 | 人群:祖孙老少 | 课程:经典诵读 | |
形式:寒暑假学习 效果:知识传授于孝爱教育中 | |||
例举 | 人群:社区义工和老年人 | 课程:家庭急救常识、看懂体检表 | |
形式:同学互帮 效果:常识学习中体现道德传递和社会责任 | |||
例举 | 多样需求、各取所需 | 专项课程:舞蹈、音乐、拳操、戏曲 | |
形式:分类教育 效果:满足兴趣需求 | |||
| | | |
由于老年大学和社区老年教育的优势互补,形成了多样性、生动活泼的老年教育形式,产生了广受老年人赞叹的教育效果,新型的老年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乘东风勇破万里浪、愿面壁再读十年书”,常熟市老年大学机制转型在路上。
参考文献:1、国务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