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经验交流

从满足文化需求到促进文化自觉养成——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作者: 常熟市老年大学 沈沛  来源:   日期: 2020-04-20  点击: 

老年大学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是一种文化行为,其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老年朋友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学校教育会给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在教育不仅满足了他们对知识、技能的需求而且陶冶了他们的精神情操、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这种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影响如影随形不断地升华、发展,使学校成为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校园,使学员成为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学员,从而形成老年朋友的文化自觉态度,使老年朋友乐学、乐为,不断地适应社会,和社会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从满足老年人文化需求到促进老年人文化自觉的养成,这是老年大学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所在。

    常熟市老年大学建校于1986年,至今已经33年,尽管学校历经三易校址、办学人员几经更迭的变化,但是历任领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积极的老年教育观,始终以先进的老年教育理念来推动学校文化的发展,促进老年朋友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提高素质、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把学校文化建设提高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尊重老年人的受教育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老年朋友自愿到学校来学习,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觉需要,他们渴望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渴望得到大家对他们的受教育权的尊重,渴望对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共享,满足他们的这些要求是对老年人“人文关怀”的核心内容,其中满足老年人的受教育权既是老年大学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又是老年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2004年学校搬迁重建被列入政府实事工程,2005年新校落成,2009年市委市政府又再次把新校扩建列为实事工程。如今学校新址座落在虞山风景名胜桃源涧畔,占地6.6亩,其中绿化面积达36%,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拥有教室14个,教室内配有广播、音响、映象和投影四大系统装备及冷暖空调,其中有多媒体专用教室13个,46座电脑教室1个。自然风光和现代化的校园气息交相辉映,老年人的受教育权利在这里获得了极大的尊重。市委书记为学校亲笔题词:“老年教育,大有可为”,市长则把老年事业誉为“夕阳工程,朝阳事业”。

    市委、市府领导这种尊重老年人的明确的态度和行动成为我校文化建设积极、正确的导向,使我校的管理过程处处体现人本思想,事事凸显对老年人的尊重,如今富有个性的校园环境既有山川灵气又有书卷之气更有一种神合之气,当老年朋友拾级在宛如平地的梯步上的时候、当残疾老人跨入专门为他们设计的专用卫生间的时候、当老人们在校园文化展示廊悠悠地欣赏自己的成功之作的时候、当老人们兴致勃勃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的时候……这种环境和氛围所蕴含的文化魅力是无穷的,广大学员因此而把学校称为知识乐园、爱心家园和友爱社区。

尊重老年人的受教育权是对老年人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它蕴含在上级和学校的立校理念和学校管理中,它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教育理想的实现,是建设好学校文化的重要前提。因此,学校提出了“美德、睿智、康健、垂范——做求知老人、享百年长乐”的培养目标、形成了“零距离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社会资源共享服务”的三结合服务体系、提出了“课程兴校、文化育人”的发展理念,这些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的保障条件。

学员张美华作诗感谢老年大学对她的关怀和教育:“感谢你,老年大学/在这幽雅的校园/充满祥和/荡漾着和谐的旋律。当我们走向你的时候/本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整个春天/当我们走向你的时候,本想摘一片枫叶/你却给了整个秋天……”。

    二、和谐的教学关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

    学校文化建设过程是一个心灵沟通、人格感召、文化熏陶、精神引领的过程,而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员以及他们之间的亲近、融洽、协商和互勉的教学关系正是达成这种要求的承担者和推动者。

学校以教学为主,老年大学亦然如此,学校除了把师资选聘作为教学的主要工作外,还把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往往我们的老师来自非老年教学的学校,他们的知识和教学的能力都无可非议,但是,他们或多或少的都带有“普通教育”的烙印,和老年教育的对象和老年教育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个适应期,因此,他们一旦进入课堂首先面临的是教、学关系的重构。

学校强调,老师要把握好三种教学状态,一是“以学论教”,就是老师要抱着向长者学习的谦虚态度来执教;二是“博学机智”,老师治学既要博学又要严谨,要经得起老年朋友的细细品味。上课时还要机智变通,善于驾驭课堂教学过程,调整好课堂教学要求和学员需求之间的关系;三是“以过程为重”,一位老年朋友说得好:“我们到老年大学来学习是为了找回年轻的感觉”,因此老师上课要讲究艺术,充分展示人格魅力,使老年朋友在学习过程中分享读书之趣,精神上获得满足、感悟和快乐。

另一方面,常熟已经是深度老龄化的县级市,到2015年底老年人占到总人口的28.4%,另一方面,常熟年年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十,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常熟老年人对文化学习的要求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老年大学成为他们首选的学习去处。一座难求的现象时有发生。试想一个满怀希望而来的老人因为报不到名而败兴而归的时候,何来再谈老年教育的和谐发展。以此原因,学校提出了“课程兴校、文化育老”的发展思路,以丰富的课程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校已经形成七系、一部、一特需(人文系、书画系、计算机系、艺体系、家政系、器乐系、戏曲系,研究生部以及特需小班)的课程体系,以精细的课程分类、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来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学习需求。例如,我们根据小众化人群需求而开设的特需小班(钢琴、古琴、古筝、小提琴),以6—10人建班,受到了普遍欢迎,目前这样的小班有20多个,再如为了满足书画类摄影类学员继续学习的需要,学校设置了书法、国画、摄影、篆刻研究生班,满足已经学有所成学员继续学习的需要。与此同时,学校还加强了课程整合的研究,如教材的选定、课程学制的科学界定、学科之间的链接、课程教学计划的坡度设计、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等等,较好地处理了课程和老年朋友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努力,学校开设了“常熟历史、虞山古琴、虞山篆刻、苏派盆景”等地方特色课程,形成了普惠性课程与地方特色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2019年全年共计在校学习的老年人达到了12000人次。

好的课程就像一位优秀的文化使者沟通了教、学关系,使师生之间更加亲近、融洽,形成了老年大学一种特有的和谐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这种和谐的教育关系是一道亮丽的文化光源,它照亮了以文化人的通道。另一方面,学员们在接受先进文化教育的同时受到了地方传统历史文化的熏陶,老人们因“我是常熟人”而自豪,继而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爱家的情感和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在重构自身价值的同时实现素质的发展,彰显了文化育人的无穷魅力。 

       三、拓展文化生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老年朋友来老年大学学习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找回年轻时文化生活的缺失,在群体学习生活中,他们彼此之间文化元素的传递和碰撞会激发更多的高品位的文化要求,如参加了音乐班就有了表演的欲望,参加了绘画班就有了欣赏美、展示美、评价美的要求等等,这些要求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娱乐”,而是老年人通过学习产生的文化自觉,是老年人人文精神的彰显。

文化唯有和生活联结才能称为文化生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与生活的摩擦才能起教育的作用。我们把自己放在社会的生活里,即社会的磁力线里转动,便能通出教育的电流,射出光,放出热,发出力。”他还说:“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由此可见,把学校教育延伸到社会,是提高老年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必由之路,是深化老年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学校在拓展学校教育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赏试: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每学年举办敬老文化节,确定了如:“孝爱同行、构建和谐”、“重温改革开放辉煌路、歌颂美好生活中国梦”、“我爱我的祖国”等主题,在文化节中,感悟美好生活和时代精神,升华爱国情操。

2、组建敬老文化志愿者队伍,既为学校和学员提供自我服务又走向社会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如参加高歌星期六演唱、慰问福利院老人演出、为社区写春联等,从中体验建设和谐社会的责任和自己的价值。

3、建立书法、国画、篆刻、摄影研究会和各种票友社,为扩大老年朋友的文化视野搭建平台。

4、面向社会,组织各种展示活动,如学校把摄影班办到了沙家浜湿地公园,以游学形式拍摄白鹭、芦苇等生态景象,通过在湿地公园展示学员们的摄影作品,使游人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自觉生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意识。

文化生活的拓展为老人们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收获,极大地满足了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他们在文化生活中逐步形成共识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审美情趣和乐为精神。如今好多学员已成为社会各种文化团体的骨干,活跃在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中。学员孙炳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是一位81岁的退伍老军人,十几年前参加文学班学习后,继续参加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从此笔耕不断,积极报道“三农”好人好事,成为常熟媒体的义务信息员和报道员。数十年如一日,积极讴歌社会主义高尚道德情操,撰写的文章《从穷困潦倒到幸福晚年》《泪伴病妻四十载》先后获得全国第一、第二届《感动人生》老年人征文大赛一、二等奖。

老年人文化自觉的养成是素质升华的表现,她离不开文化的再教育,而老年大学提供了他们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老年人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印证了老年大学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版权所有 © 苏州市老年大学    联系电话:0512-65231697   苏ICP备10076259号
网站建设:苏州市老年大学信息中心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民治路98号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   建议浏览器版本IE11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