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伟殿宇、曲径庭院、山石回廊、花繁树茂的苏州市老年大学,座落在姑苏城内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的民治路、公园路间。 这里琴棋书画诗意浓,这里歌舞翩跹风采展,这里鹤发童颜笑声爽,这里放飞心情老有为,这里是万千老人的幸福家园。迈入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席卷而来,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万众一心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苏州市老年大学停课了,那这里的老人们都能做点什么呢?全校的教职员工和学员们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面对疫情,奋勇向前,停课不停学,停校不停情,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奏响了一曲激荡人心的抗疫组歌。
一、守土并守责,全面落实防控措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市教育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的带领下,苏州老年大学立刻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成立了苏州市老年大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专班,强调把全体教职员工和老年学员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第一时间发出《苏州市老年大学致全体教职员工和学员的一封信》,要求全校师生坚定信心,坚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抗疫斗争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要求教职员工及学员切实加强自我保护,不去人员密集和封闭场所,确需外出一定要带好口罩。
学校先后出台了《苏州市老年大学致全体师生的倡议书》、《苏州市老年大学关于继续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见》、《苏州市老年大学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预案》等系列文件以及《苏州市老年大学免费线上课程学习指南》,进一步强调全体师生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坚定信念、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毫不放松地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助力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学校还特别强调各社团组织、教职员工、各系各班及全体学员都不组织、不举办、不参加任何集体或个人的聚集、聚会、聚餐活动,安心居家,避免传染疾病,以健康的身体等待复学。学校积极引导老年学员发挥长者优势、威望优势,提醒和劝导身边的亲朋好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配合所在社区共同做好防控工作。要求全体老年朋友科学正确对待疫情,提高警觉,明辨是非,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恐慌,不随意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积极传播正能量。
疫情期间学校停课了,工作不能却不能停,坚持正常编印校报校刊,《秋实》、《万寿宫》及时刊登了全校师生及各社团齐心抗疫的文章、诗词、书画、摄影作品等上百篇,介绍师生服务社会、助力抗疫的先进事迹、感人事例,为防控工作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影响广泛。
二、抗疫我报名,守望相助奉献社区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苏州市老年大学的万千师生退休不褪色,战“疫”不缺位,党员师生、骨干学员及志愿者学员们积极向居住社区党组织报到,主动靠前战斗,践行初心使命。他们不顾年老体弱,主动参战,用实际行动守护居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防线,凝聚起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书画摄影系水彩画课程兼职教师薛亚明的作品《党建引领抗疫情保家园》在2020年初入选由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部门主办的《2020年“众志成城 丹青有爱”苏州画家抗击疫情线上主题展》。(该画作后被苏州档案馆永久收藏)。薛亚明画中的战“役”镜头有很多,有医护人员集结出征武汉,有同在战“疫”一线的情侣深情对视,有在抗疫一线的医护英雄的群体与个人,更多的是社区志愿者忙碌在防控的岗位上……。他把自己作品分享到微信群后,感染和带动了学员也拿起画笔。
生活艺术系的点心制作课程兼职教师吕增红2020年除夕刚过就担任了防控点的志愿者,后又当上网格员,天天忙着防控、安全、卫生等事。同时又在养蚕里、西美巷、唯亭、厦亭等社区上点心直播课,并多次用自己的作品去慰问退休的医务人员、退休军人、残疾人员孤寡老人。她常说:“为大家服务会乐在其中的。”
生活艺术系的烹饪课程兼职教师郭张发仍然坚持为金阊街道金夏社区的高龄老人、行动不变的老人义务理发。这项志愿服务已持续了十多年,即使疫情病毒的威胁也没有阻断。
诗词格律班的学员黄燕在疫情之初,看到社区书记焦急地寻找着党员骨干出来值班,她心头一热,随口而出:“书记,我不是党员,也不是骨干,我,先报名!”书记大声应答:“好啊!居民志愿者!”黄燕奋战在一线,有风雨交加的日子,有疾病缠身的时候,有任务繁重的劳累,她坚持战斗到胜利的一刻。后来,她收到了一封《双塔街道致社会各界的感谢信》,信中,一句句温言暖语扑面而来“我们不会忘记你……”。黄燕激动的说:“防控疫情中,作为一个居民,付诸了一点行动,我心安。”
舞蹈班的学员施亚军在虹桥社区书记刚发出第一声抗击号令时,立刻回应:“我是党员,我报名!我做志愿者!”社区抗疫任务重、时间紧、人手少,施亚军还是社区舞蹈队的队长,就带上了一帮队友们一起行动起来。从舞场转到战场,美丽舞者们变生为爱心大使,施亚军说,在这特殊考场上我交出了一份让党组织满意、让居民满意、自已亦满意的合格答卷。
周玉英是声乐三(6)班的副班长,报名担当社区志愿者、网格员,春节刚过就开始了登记、排查、回访、值班等繁忙工作。已经65岁的她忍着右手骨折才16天的伤痛,主动要求值夜班。二月的苏州春寒料峭,风疾雨多,受了风寒的她发高烧,骨折伤钻心的痛,第二天依然提早一刻钟来接班。情人节那天晚上,周玉英正在值班,忽然一辆轿车停在眼前,素不相识的女车主捧上了一束鲜花,真诚的说:“您们辛苦啦!”周玉英感动万分,那一刻的她突然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学联会秘书长赵伏山疫情期间在湖北老家以党员身份主动参与社区工作,为居民们分菜、送菜,奔前忙后,舍小家顾大家,得到了当地社区的一致好评。时装模特班的骈建国是位有着45年党龄的退伍老战士,他豪迈的说:抗击疫情,我义不容辞!他积极捐款、昼夜巡查、逐户登记、排查核查,发挥着模范党员和居民楼道长作用,尽心尽责地做好基层一线“落地落实”的抗疫工作。声乐三(6)班的倪慧林是个年过七旬半、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疫情期间毫不犹豫担当起志愿者,自始至终、不分昼夜地参加社区关卡一线的联防联控。防控任务结束后还将值勤期间所拍摄的照片编辑制作成“联防联控行动纪实”影集,为社区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今年1月被评为“姑苏好人”的声乐三(1)班学员何梅,虽是南环社区的普通居民,但她的拳拳爱心却不普通,几年来她资助他人及公益捐款已达十多万元。疫情刚开始她就来到社区,将13142.1元捐给姑苏区红十字会,支援抗疫。当社区领导得知她每月只有微薄的2000来元退休金时,唏嘘不已,感动不已。何梅还主动报名担当网格员、志愿者,为居家隔离的居民送菜、送物、倒垃圾;到小区门口站岗、发放出入证、验证苏城码、检测体温等,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有人问:天气这么冷,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不呆在家里啊?她乐呵呵的说:“我服务,我快乐!”。疫情期间,何梅共参与社区志愿服务200多个小时。三月下旬社区卡口结束后,她又立即奔赴抗疫最需要人的苏州火车站,每天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测体温验健康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保护大家的安全。2020年6月何梅被吴门桥街道党工委授予“防疫先进个人”称号,今年又被苏州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终身荣誉会员”称号。何梅以满满的爱心和默默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赢得了居民的交口赞誉。
民乐班学员张伟华被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日夜奋战在防疫的一线,舍小家为大家,全心全意为辖区居民保驾护航的行为感动,自编自唱自己拍摄了《万众一心抗病毒》的弹词开篇,为奋斗在防疫一线的所有工作人员鼓劲加油。
……
抗击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活跃着一群不甘年迈、甘愿奉献的身影。赞美我们可敬可爱的老年大学师生们吧!平凡的人生有着不平凡的感人故事,普通的一众有着不普通的人生境界。
三、线下到线上,任课老师“停课不停教”
这场不期而至的疫情,让苏州市老年大学的12000多名学员宅在了家里。寒假结束,不能上学,人文与社会学系英语课程兼职老师沈祖晓担忧不已。心想自己带的两个英语班有一百多名好学的老年学员,整天闷在家里该是多么无聊无助啊!沈老师跟两位班长商量后,决定建立微信课堂3月2日开学,按部就班网上上课。沈老师结合国内实情,挑选了抗击疫情的英文演讲稿《我们都是战士》作为教材,每次上课都预先做好文案和音频、视频。逢周一周四上午发到微信课堂,供同学们收看收听学习。交作业、批作业、点评作业,讨论热烈、气氛高涨、兴趣浓厚,学习成效明显。两个班的网课,两个学期的课程,老师的辛苦可想而知了。当同学们纷纷表示谢意时,沈老师却乐呵呵的说,是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感动着我、鼓舞了我,让我感受到了网上教学工作的乐趣,我将坚持下去,并乐此不疲!
张雨轩老师在苏州市老年大学器乐系兼职教电子琴已有十个年头了。“调不离口,曲不离手”,寒假过后张老师调查了一番,结果七个班级的学员能够自觉练琴的寥寥无几,假如一学期不开学,那大家就将把学过的知识都还给了老师!张老师心里着急,决定试着开展网上教学。教学模式是录播式,选的是中老年人喜爱的曲目。经过自己重新制作,排版打谱,放大字体,明确指法和弦,音质和画面清晰纯净。大家耳目一新,增强了学习兴趣。网课的优势是不受时间限制,课程可以反复观看,张老师12小时在线答疑,随问随答,随时解决。为了让学员们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张老师还布置了作业,要求学员们网上交作业,然后一一批阅检查,告知出现的问题,提醒及时改正。线下停课线上教,网络授课模式应运而生,学员们跟着数字时代的步伐,跟着张老师的教程,同步学习着上网知识,更增强了停课不停学的学习劲头!两个学期下来,学员们学得津津有味,张老师辛苦着却深感欣慰不已。
拉丁舞这项高难度的舞种,也可以线上学知识和技艺,让学员们宅家边学边练,充实生活。为此,舞蹈系兼职教师史进华、蔡乃翔动足了脑筋,编排舞蹈动作,选择恰当音乐,计算整个流程时间,反复多次的演练,以确保每个动作都能通俗易懂。线上教学,以三维度视频示例,针对老年学员身心特点,选择难易度相适动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每位学员都能把握动作要领。在苏州电视台APP播放,深受老年朋友的喜爱。当看到老年学员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绽放着拉丁舞动感与音乐旋律的契合,俩位老师由衷的说:能为老年大学网上开课贡献一份力量,既感到荣幸,更多的感觉是一种责任感啊!
还有养生健身系的兼职教师俞雅萍应邀编排了健身操,在线上带领居家学员锻炼之用。创编了形体舞《我的祖国》,被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江苏省广场舞协会引用播放。
还有养生健身系的兼职教师吴凌晨主动拍摄了一套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分段教学和完整演练视频发到学员微信群,赢得赞声连连,后又录制了一套简化24式太极拳在《看苏州》APP上发布,学员们都反映“我们居家宅家也可以不误锻炼身体了!”
……
春茧无悔吐新丝,蜡烛有爱亮如斯。正是有老师心中那份默默的责任感,默默的辛劳,默默的奉献,才有了我们老年朋友晚年生活的多姿多彩。在此,让我们挚诚的为老师们竖起大拇指。
据统计,苏州市老年大学从2020年3月份开始开设网课,播出了书法、太极、葫芦丝、沪剧、舞蹈、钢琴、电子琴、声乐、京剧、拉丁舞、扇舞、摩登舞、民族舞、书法、素描、花鸟画、瑜伽、健美操、英语等19门课程共122课时,而各系各班各位老师自主开设的微信网课更是不计其数。网课点击量总数达43万次以上。庚子年,疫情无情人有情。苏州市老年大学的众多老师们用自己的方式抗击疫情,他们以点点润物细无声的关爱,温暖着这段格外冰冷的日子,用满腔的热忱和知识的力量丰富着万千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停课不停学,社团活动精彩纷呈
校园文化是老年大学工作的根基和核心,是老年大学办学的灵魂和底蕴,而学校各社团则是开展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平台。在疫情期间不能正常开学的情况下,苏州市老年大学十多个社团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以线上教学为抓手,以开展活动为补充,力求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结合,扩展课堂教学、线上教学成果,精神抗疫、文化抗疫精彩纷呈,全体学员们用自己的爱心和热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起了强大精神力量。
学员联合会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苏州市老年大学学员联合会紧跟形势、闻风而动,及时在全校发出“居家抗疫,科学防控”的慰问信,并居家制作《为了谁》快闪;在学校开展线上教学工作中,积极主动地提议、建议,在具体工作中又是参与了包括摄像师的选择、上课现场的后勤保障、通过公众号、班长群、班级群、教师群、QQ群等载体的大力宣传,提高了收视率,彰显了网上教学的魅力。
学校志愿者总队自觉行动。志愿者队员在停课期间,积极活跃在街道、社区、住家小区,自愿接受当地组织的领导和安排,参与各种形式的防控活动,影响很大;参与学校拍摄网课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赢得赞扬。
“篆隶书会”书法展精彩纷呈。二月初举办《冠毒无情人有情》线上书法展,并编辑、配乐,制成美篇,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播放,在书友中引起极大反响,收效显著。组织"迎五一,临创结合线上书法展”, 广大书友积极响应,稿件源源不断,共有38位作者参与,78幅作品参展。这次线上展既锻炼了广大会员,提升了创作能力,也扩大了《篆隶书会》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五月份李星星的讲座《散氏盘》,变线下为线上后,发佈在群里,图文并茂,深受广大书友欢迎,得到了一致好评。六月份吴玉英《甲骨文》基础知识讲座上线,吴老师把讲座内容制成美篇,其中图片50余幅,文字3000余字,这种信息量大、图文直观的新尝试大获成功,深受欢迎。篆隶书会还积极响应老年大学协会号召,踊跃参加老年大学协会与中信银行联合举办的"幸福年华,幸福风采”书画展并取得好成绩,组织会员参加颁奖大会为市老年大学增光添彩。
“草书社”组织学习用典主题展。疫情期间,组织线上书法征集展,一个月余就征集到经过审核、点评可以上线使用的作品50多幅,至6日23日《苏州草书社抗疫情看两会迎七一书法线上展》以美篇形式上线展览,展出成效显著,受到广大书友的欢迎。四季度疫情有所好转时,草书社举办了《平语近人——学习用典主题书法展》。在习总书记的讲话和文章中,精妙典故信手拈来,广博引用贯通古今,深刻的思想与鲜活的表述相得益彰,展现了高超的思辩能力和高度的文化自信。书法传承经典,经典启示未来。为进一步弘扬习总书记的用典思想,草书社将三卷本的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内容发到群里供社员选择,共录用74幅,在工业园区文化馆举行了习总书记学习用典主题书法展,内容新颖,内涵深远,千人参观,效果彰显。同时,草书社以本社成立30周年为契机,出版《三十而立》书法集、《迎五一临刻》,以书法作品组织线上展
写作研究会停课不停笔。会员们认真自学,积极撰稿投稿,出版了2期汇编,以电子版形式转发,使全班学员看到了赞美国家抗疫先锋、讴歌社会新风的文学作品,引领着新学员观察生活,切入动笔。会员们停课不停学笔,每日一篇诉真情,编印成三卷《白云茶社》散文集。积极向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广电报、姑苏夕阳红及全国、省、市等各报刊杂志投稿,发表刊用30多篇。
诗友会网上抒发爱国情。《秉烛诗语》照常编印;学员们创作了抗疫诗词百余首,为奋战前线战疫的将士鼓劲呐喊,对守护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表感恩之心;《秋韵》也改成电子版每月发出;颇有特色的诗林七姐妹定期出诗出美篇,赞美前线壮举和战绩,让学员们深深感动,带动着大家孜孜以求,刻苦学习。班级微信群在老师马小萍、班长史玲玲的带领下,每日诗会,讴歌英雄,创作热情蔚然成风。积极向市《姑苏吟》电子月刊投稿近300首、《沧浪风雅》电子版投稿50多首,共录用300多首。向全国、省市等诗刊杂志投稿30余首,被录用近20首。
儒学研究会活动能量大。参与为武汉等地捐赠抗疫物资的活动;与姑苏区双塔街道文联联合举办“阳照心学”2020 润泽园学习会;参与了在云南鲁甸开展助学项目,举办了“立人计划——能量助学讲堂”活动。
另外,摄影学会配合抗疫,拍摄社会各界防控宣传片,推出防疫抗疫摄影展。孙子兵法研究班继续坚持线上教研,组织听取专题讲座,组织学术交流。
五、隔离不隔爱,文化展示丰富多彩
2020 年下半年疫情趋于常态向好期间,苏州市老年大学根据疫情形势,在确保老年学员健康安全的前提下,配合苏州市第33个老年节暨敬老月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示活动,充分调动了老年学员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满腔热情和精神追求。
组织参加2021年“珠江恺撒堡”全国老年钢琴大赛(苏州赛区)活动。本着弘扬高雅音乐艺术、传播先进文化、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促进老年人音乐艺术交流的活动宗旨,采用了线上初赛和现场总决赛形式,聘请相关专家组成评委。组织参加器乐类比赛对苏州市老年大学而言尚属首次,体现了市老年大学钢琴教学的整体水平。市老年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
组织参加市老年大学协会与中信银行共同举办的《幸福年华老年才艺大赛》。经过初赛、复赛,于10月25日在苏州广电总台演播厅进行决赛,并在苏州电视台现场直播。还组织学员参加与中心银行联合举办的《我的幸福老年生活》征文比赛。此次活动共收到文章113篇,文章陆续刊登在姑苏晚报。其中25篇为优秀奖,作者获赠 2020年姑苏晚报一份,另25篇为入围奖,共50篇文章汇编成册供学习交流。
组织参加《我们的节日·重阳一一苏州市第十四届老年文化周》活动。由市老年大学选送的沪剧表演《红梅赞·绣红旗》、万寿宫合唱团《中国军魂》、舞蹈《卓玛》、器乐表演《花好月圆》、戏曲表演《琴心》等优秀节目在文化周展演,掌声如潮,反响空前。组织参加中老年戏曲、声乐、舞蹈三场大赛,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一年一度重阳节暨老年文化周的宽广舞台,尽情展示了老年学员的艺术风采,充分展现了老年学员的幸福生活,讴歌了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校庆纪念活动丰富多彩。疫情后的初冬时节,迎来了苏州市老年大学35周年校庆,学校开展了系列活动。学校组织编印了校庆纪念册《万寿新晖》、书画作品集《万寿秋韵》、研究课题成果汇编《老年教育现代化实践研究课题报告汇编》和《苏州市老年大学教学大纲(2020年版)》;举办了《万寿秋韵——师生书画展》(网上),展出了师生作品141幅。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广大师生仍充满热情,倾心创作。展出的作品学员平均年龄超过了75周岁,其中90岁以上的有5人,年龄最大的为96岁。展出作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艺术精湛,展示了老年大学师生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才华,彰显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艺术成果;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师生文艺汇演,师生们用歌声、乐声、舞姿和诗歌朗诵、太极表演等文化艺术形式演绎着心中的喜悦。用嘹亮的歌声、悠扬的乐声、柔美的舞姿、深情的诵读、优雅的时装表演、雄健的拳操展示着浓浓的幸福感,抒发着款款的感激之情。演出实况在线上直播,网上歌声、笑声、掌声、点赞连绵不断。
开展教学理论研究,教育科研成果丰硕。疫情期间,学校积极参加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第十四次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征文活动,市老年大学王少东《老年教育现代化的奠基工程》荣获一等奖,市老年大学朱学标《优先发展城乡老年教育是我国老年教育现代化的奠基工程》荣获三等奖。近年来,学校始终注重课程开发和教学大纲的编制工作,老年大学教学大纲是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检查评估学员学业水平和衡量教师质量的重要标准。即使在疫情期间,学校仍然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新一轮教学大纲的编制工作,力求规范性和实效性,突出“编”与“用”的有机结合,将包含有120门课程、40余万字的《苏州市老年大学教学大纲(2020年版)》汇编成册,对全市老年教育教学科学化、规范化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疫情隔离隔不断爱,这份爱的情怀,点点滴滴仿佛一股股暖流静静地流淌在你我他之间。疫情虽然无情,然而,苏州市老年大学的师生们都在用自己的特有方式,描绘着一幅幅众志成城全员抗疫的壮丽画卷。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这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赋予当代老年人的一份尊重、一份赞美、一份责任、一份梦想。正是这尊重、这赞美,这责任、这梦想,激励着苏州市老年大学万千师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的筑梦追梦,精彩飞扬,谱写出一首首爱的赞歌!(苏州市老年大学特约通讯员 徐庆宁)